金融支持更好聚焦中小微企业

阅读 :

  我国迎来了年内第三次降准。

  4月3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决定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共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本次降准旨在增加中小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还可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60亿元,并通过银行传导,促进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贷款实际利率,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个老问题。过去几年里,监管部门对此高度重视,不断创新政策工具,在连续努力之下,政策成效明显。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19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1.59万亿元,同比增长23.1%,比上年末高7.9个百分点。

  近期,鼓励、扶持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密集出台。3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增加面向中小银行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旨在增加对中小银行的激励作用;同时,会议强调要健全贷款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发展为中小微企业增信的商业保险产品,降低政府性融资担保费率。

  无论是定向降准,还是再贷款再贴现,多项政策聚焦中小银行,正是看中了其在支持中小微企业方面具有的优势。业内普遍认为,与大型银行相比,区域性银行对所在地企业的了解更充分,服务更便捷,同时,中小银行承载的大型项目融资支持任务较少,更容易亲近中小企业。因此,除了鼓励大型银行发挥“头雁效应”外,近期针对中小银行的鼓励性政策明显加码。

  更进一步来看,更好支持中小微企业,除了来自银行体系的“活水”,更有赖于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市场环境,撬动市场化融资。上述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引导公司信用类债券净融资比上年多增1万亿元,为民营和中小微企业低成本融资拓宽渠道,鼓励发展订单、仓单、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产品。上述举措均意在丰富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在此背景下,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各类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机构健康发展等改革,也刻不容缓。

  我们相信并期待上述政策释放出的政策红利和市场实惠,但同时也要认识到,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政策意图要落实,必须久久为功,更待多方合力。

  从市场主体角度来看,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值得期待。过去几年,大数据、金融科技方兴未艾,受到高度重视,其发展也实质性推动了普惠金融、信用体系建设等多领域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民营科技巨头与传统商业银行的有效互动、取长补短,推动着我国金融业态不断完善。未来,在解决民营企业增信、缓解融资压力等问题上,金融科技仍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监管主体角度看,要实现监管能力的同步提升。不断变化的形势、不断推出的创新,将一直考验着监管能力、监管机制。在鼓励市场化的进程中,如何对创新产品审慎包容,如何更好理解并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如何打破分业监管的桎梏,如何提升地方金融监管的综合能力,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进步。

  而从更广泛的领域看,撬动市场化融资亟待体制机制改革的协同推进。造成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自身经营风险、无序扩张的冲动难以根除,只能加以引导;而地方政府、国企软性预算约束下的“隐性不公”问题更是亟待突破。显然,告别软性预算,不可能脱离国企改革、去产能等一系列宏观改革而独立存在。

  监管层长期、多次的政策呼吁和工具创新,足见形势之迫切、态度之诚恳,而当前最基本的共识是金融更好支持中小微企业,必须依靠撬动市场化融资方式。这进一步要求货币政策的精准支持、金融机构的观念和机制转变,同时更有赖于健康的市场环境、新技术的突破以及宏观经济的“肌体”康健。我们殷切期待多项改革的协同推进,共同助力中国经济坚定地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本文标题:金融支持更好聚焦中小微企业 - 中国人民银行动态-中国央行新闻
本文地址:http://www.ea666.cn/centralbank/pboc/143271.html

相关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