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汇巨亏155亿港元,看中信泰富为何输的一败涂地!
2008年,正值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肆虐全球。10月20日,中信泰富披露,公司为减低西澳洲铁矿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签订若干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导致已变现及未变现亏损总额为155亿港元。10月22日,香港证监会对中信泰富展开调查。10月23日,中信泰富股价持续暴跌,“红色资本家”荣毅仁之子、董事局主席荣智健星夜飞往北京求援,这个习惯了胜利的荣家后代,这一次,栽倒在外汇交易上。
在香港,荣智健掌管的中信泰富被戏称为“紫筹股”。之所以有这个奇怪的称谓,是因为中信泰富连年业绩优良,被视为蓝筹股,而同时由于荣智健背靠中信集团,又被看做红筹公司,红色配上蓝色,自然就是紫色。但恰恰是这个被认为最安全的公司,在2008年底爆出了惊天亏损的新闻。荣智健也因此辞去了中信泰富集团主席职务。
“中信泰富目前正在澳大利亚建一个铁矿石项目,为了支付从澳大利亚和欧洲购买的设备和原材料,我们需要澳元和欧元。而为了锁定美元开支的成本,我们集团签订了一些外汇合约。但是,这些外汇合约的签订,没有经过合理的授权,而且这些合约中潜在的最大风险,没有被正确的估计到。”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在一份个人声明中说。
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汇商(FOREXPRESS)带您一起回放中信泰富炒汇巨亏事件。(事件中的中信前称中信泰富有限公司。2014年中信泰富完成收购中信股份,并更名为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
豪赌澳元
中信泰富是截至目前在外汇Accumulator上最大的牺牲品。
按照已经披露的信息,中信泰富投资的杠杆式外汇合约主要有4种,分别为澳元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每日累计澳元远期合约、双货币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人民币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
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亚西部经营着一个铁矿,为此,公司需要以澳元购买设备和供应品。为了对冲外汇波动风险,从2007年起,中信泰富开始购买澳元的累计外汇期权合约。
中信泰富购买的澳元累计期权合约共90亿澳元,根据合约,当时中信泰富可以行使的澳元兑美元汇率为0.87,即当澳元兑美元汇率高于0.87时,中信泰富可以0.87的汇率获得澳元;而当汇率低于0.87时,中信泰富仍必须以0.87的高汇率两倍买入澳元,直到2010年。
在操盘外汇的专业人员看来,几个月之前0.87美元的价格“真不算高”。自2007年以来,澳元持续上涨,澳元兑美元到2008年8月升值已过16%,最高达到0.95美元,有分析师甚至预测澳元兑美元可以达到平价水平。当时大部分业内人士都预计,因为资源丰富,涉及的次级债很少,澳大利亚可以对当时爆发的金融风暴有较好的免疫力。
而事实却是,澳大利亚在此次金融风暴中根本无法独善其身。9月和10月,澳大利亚中央银行—澳洲联储连续两次降息,后一次的降息幅度达到100个基点,这是其继1992年经济萧条以来的最大降幅,澳元大幅跳水,持续贬值,目前已跌至0.66美元,跌幅超过30%。
2008年9月初,中信泰富似乎察觉到合约的风险所在,于是中止部分合约,实时损失8亿港元。而按照目前澳元兑美元的汇率计算,中信泰富手上尚未中止的合约,账面损失高达147亿港元。也就是说,中信泰富在这次外汇衍生品交易中损失已经达到155亿港元。
赌场之变
荣智健所熟悉的那个赌场变了。事实证明,中信泰富选择Accumulator作为避险工具本身并不明智。
获得北京的后援支持之后,中信集团派出了以副董事长领衔的处置工作组前往香港,在“善后”的同时,对中信泰富订立的Accumulattor合约进行了严格的测算。其间,中投证券总经理孙晓东也和他的团队利用公开资料进行了上千次的测算,结果二者得出了相近的结论。
孙晓东和他的团队的测算结果显示,在中信泰富订立期权合约时,实际就已经亏损了667万美元,这个结论是他们使用蒙特卡洛方法(汇商注:在外汇交易中,蒙特卡洛方法能够计算回报率和提款,并为每个计算结果分配一个概率。获取系统估算的最坏可能的计算结果/行为,最坏的连续运行失败,最大跌幅。),即按照澳元汇率15%波动的水平,使用大型运算设备经过十几万次的测算后得出的。
正常情况下,如果一个合约是“公平的”,签订时合约双方没有现金支付,那么在合约签署时,其价值应为零,即合约双方都没有占对方便宜。但这笔合约,投行却占了非常大的便宜。
显而易见,这已经不再是荣智健熟悉的那个金融衍生品。在这位中国内地红色资本家后代的心中,对冲风险是金融衍生品的“品行”,而中信泰富在巨额浮亏之后发布的一系列公报中都有提及,最初选定澳元作为累加期权交易,是因为中信泰富在澳洲投资了大量的铁矿石,订立澳元对赌合约,是想对冲铁矿石投资的汇率风险。
然而,在金融衍生品专家、康奈尔大学教授黄明看来,这种合约实际上不是传统的金融衍生品,而是包含了复杂的“敲出障碍期权”、“双外汇选低期权”与“看跌期权”。这些产品,无论从定价到对冲机制上都很复杂,一般投资者根本不知道产品应如何估值,不知道如何计算与控制风险,因此很容易在高价买进同时,低估其潜在风险。
SFC问责“红顶商人”荣智健
汇商曾在2014年9月份报道,中信股份(前称中信泰富)2008年“炒汇”巨额亏损约155亿港元事件,在经过6年的民事追讨期限于2014年9月12日届满前,香港证监会(SFC)终于出手,向中信及其五名前董事展开法律及研讯程序,其中包括荣智健,指控他们从事市场失当行为,披露虚假或具误导性的财务资料,但没有作出刑事检控。
前集团主席荣智健(左二)、前董事总经理范鸿龄(右二)、张立宪(左一)、前执行董事李松兴(右一)
香港证监会9月11日分别在原讼法庭及市场失当行为审裁处对中信及包括前主席荣智健、前董事总经理范鸿龄、张立宪、前执行董事周志贤及李松兴5人展开法律和研讯程序。证监会亦正寻求审裁处对中信及该五名前董事施加制裁。对于证监会只透过市场失当行为审裁处作出行动,而不作刑事检控,证监会发言人不作评论。根据法例,当某人接受审裁处的民事研讯,不论最终被审裁处裁定有否从事市场失当行为,均不得根据有关条例内的刑事罪行对该人提出检控。
证监会指出,中信在2008年9月12日刊发了一份载有关于中信财务状况的虚假或具误导性陈述的通函。通函是关于一宗与上述杠杆式外汇合约投资无关的交易,当中披露“就董事所知,本集团自2007年12月31日……以来的财务或交易状况概无出现任何重大不利变动”。
然而,中信在2008年10月20日发出的一份市场公告内披露,截至当日,中信因早前为调控其澳洲铁矿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所订立的多份杠杆式外汇合约而蒙受巨额已变现亏损及按公平价定值的亏损(盈利警告)。该盈利警告显示,中信在2008年9月7日(即在刊发被指载有虚假或具误导性陈述的该通函之前)已察觉到该等合约带来的潜在风险。
中信股份在2008年10月20日发出盈利警告前暂停买卖,当时股价为14.52港元;中信股份在2008年10月21日恢复买卖,当日收市价为6.52港元,下跌了55%。
证监会指,于2008年9月12日刊发的通函载有属虚假或具误导性的陈述,而中信及上述五名董事均已于该通函刊发前知悉由杠杆式外汇合约所引致的巨大财务负面影响。
Accumulator究竟是什么鬼?
致使中信泰富巨亏超过155亿港元的正是被市场戏称为“I kill you later”的累计期权(Accumulator)。是一种以合约形式买卖资产(股票、外汇或其它商品)的金融衍生工具,为投资银行(庄家)与投资者客户的场外交易,一般投行会与客户签订长达一年的合约。 涉及外汇的累计期权称为累计外汇期权。
累计期权合约设有“取消价”(英文:Knock Out Price) 及“行使价”(英文:Strike Price),而行使价通常比签约时的市价有折让。合约生效后,当挂钩资产的市价在取消价及行使价之间,投资者可定时以行使价从庄家买入指定数量的资产。当挂钩资产的市价高于取消价时,合约便终止,投资者不能再以折让价买入资产。可是当该挂钩资产的市价低于行使价时,投资者便须定时用行使价买入双倍、甚至四倍数量的资产,直至合约完结为止。
其投资风险较大 ,较偏袒于投资银行一方。因为就算投资者看对了市,如果挂钩资产升破取消价,合约会提早终止,为庄家的损失设立上限;但是投资者如果看错了市,合约没有止损限制,而且合约条款会以倍数扩大亏损。如果挂钩资产价格大跌,投资者可被要求增加按金,资金不足的投资者因须即时补仓,便被迫止损沽货套现,再以行使价接货,若当该挂钩资产价值持续下跌,投资者的损失便变成无底深潭。沽货也加速资产价格的跌势。投资者如无法补仓,可被斩仓,并须承担所有亏损。由于累计期权的设计有如用些许甜头吸引投资者承担极高风险,一旦市况大幅逆转,投资者就会损失惨重,有人便把其英文名称“Accumulator”谐音,戏称它为“I kill you later”(我迟些才杀死你)。
时任中信泰富的董事总经理范鸿龄透露,向中信泰富“兜售”这些外汇Accumulator的银行,包括汇丰银行和法国巴黎银行。业内人士指出,Accumulator由于其高达100万美元的入场费,令其成为有钱人的游戏。
(本文由汇商传媒整理自网易财经、香港东方报业等媒体)
本文地址:http://www.ea666.cn/fxschool/fxstory/21549.html